来源:湖南新闻网·理论研究
反腐是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一直关注的话题。在担任上一届人大代表的时候,秦希燕关注的具体议题是财产申报制度。他曾建议,以法律形式在全国范围内确立并健全统一的财产申报制度,以法律的权威性和统一性来提升社会各界对该制度的认知,保障该制度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今年,秦希燕准备了17条议案或建议,反腐仍是议政的重点。他的议案是“加大国企反腐惩治力度议案,提高‘为亲友牟利罪’罪名刑期”。此外,他还提出了一份《关于将反腐败中没收的赃款归属社会基金的建议》。
在今年的两会上,像秦希燕一样关注反腐话题的代表和委员不在少数。甚至在有的小组会上,每个代表或委员都会提及反腐话题。
“和往年相比,今年两会谈论反腐的氛围宽松了许多。一位人大代表告诉中新社记者。
代表团检讨本地腐败
“山西发生的严重腐败问题,不是个案孤立的,它是一坨一坨的。”3月6日,山西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的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如是说。
很快,“一坨一坨”成为了网络热词。
王儒林坦承,“受反腐影响,山西省管干部空缺近300名,如何选人用人是目前面临的最棘手问题。目前空缺的岗位中有3位市委书记,16位县委书记,13位县长。”
“像省级干部被查处的7人;像市一级,太原三任市委书记、连续三任公安局长被查处;县一级,像高平市连续两任市委书记、四任市长、一名纪委书记被查处;村一级,有个市查处城中村案件时,倒查出几十名党政干部,其中有一名市局级干部,在北京、上海等地有几十套房产,家财过亿。”王儒林说。
此外,王儒林还分析山西腐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党务方面没有从严治党;其次是没有从严治吏,权力失控;第三没有拧紧总开关,道德塌方;第四没有从严查处。
“比如省里连续14年没有查处市委书记腐败案件,有一个重灾区的市,从2010年到去年9月,连续五年时间内重处的案件只有4件,移送司法机关仅1人,涉案仅5万元。所以说,现在一查就是一帮,一动就是塌方。”王儒林说。
3月6日,在参加山西代表团的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袁纯清主动谈及了山西的腐败:“党中央和中纪委严肃查处山西严重腐败,作为时任省委书记,我是坚决拥护的。山西出现系统性塌方式腐败,侵害了人民利益,败坏了党的声誉,也损害了山西形象。”
袁纯清还表示,“尽管这是长期积累的结果,但作为时任省委书记,负有领导责任,我自己已经在去年的山西领导干部任免大会上表示过检讨。”
去年9月,袁纯清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职务,调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除了山西因“塌方性”腐败受关注外,江西省去年因查出副国级“老虎”也格外受到关注。
3月5日下午,在面对诸多记者提问关于江西反腐问题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强卫表示,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原江西省委书记苏荣的问题主要发生在他主政地方期间,时间长达近十年。他不仅具有其他腐败分子的共性特征,还有一些更为严重的突出表现,比如纵容家人擅权干政、形成家族式腐败,影响十分恶劣。
“江西是一个革命老区,江西广大干部群众一直是以继承和传承红色基因为己任,所以我们干部队伍的主流和素质整体上是很好的。苏荣在江西主政期间,大家对他的违法违纪、所作所为是反感的。当然我们也不容质疑,确实有一些干部受到苏荣的不良影响。”强卫说。
强卫还表示,到目前为止,江西已有4名省级官员、40多名省管干部被查处。“这个现实也正如中央通报当中所指出的,苏荣带坏了干部队伍、败坏了社会风气、损坏了政治生态”。
在各个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中,“反腐”成为各代表团都被问及的话题。山西、江西、广东、四川、上海等省(市)一把手在回答媒体提问时,也都采取不回避的态度,并且都以本地腐败案为例剖析腐败成因。
“腐败问题肯定是两会上大家关注的焦点,为此,我们也做了多种预案,后来大家一致认为,与其被动被提问,不如自己主动检讨,甚至我们都安排了自己的媒体提问反腐相关的话题。”某代表团驻地一位新闻官向记者透露。
强调反腐不影响经济发展
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加了江西代表团的审议。会议上,代表们谈到江西省2014年狠抓反腐倡廉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而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全线飘红”。对此习近平回应说:“可见,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反而有利于经济发展持续健康。”
习近平的这番言论受到代表和委员们关注。反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也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谈及较多的话题。
3月6日上午,黑龙江代表团举行了团组开放活动。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表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利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让社会和经济更有秩序,可以促进黑龙江全省经济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反腐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向”关系,反腐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使中国经济步入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副院长赖钟雄也认为,反腐有助于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化,降低创业的成本,激发群众创业的活力,吸引更多投资。通过刮骨疗毒的反腐手术,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投资环境健康,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就会提高,活力就可以激发出来。
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学家李稻葵则表示,腐败是威胁经济增长的癌症,腐败分子就是癌细胞。反腐对于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但是反腐的过程就像治病一样,可能会带来短期疼痛,比如一些企业家一开始会感觉不太适应。这是反腐所必须付出的短期代价。
自中共十八大后开始强力反腐以来,坊间一直有人传着“反腐影响经济发展”的说法。
贵州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宋璇涛曾撰文反驳“反腐败影响经济发展”观点,他认为持这种论调的人,“有的是一些既得利益者,故意混淆是非,试图让紧绷的弦松一松,让不停敲击的铁锤停一停,以达到逃脱惩治,甚至继续进行钱权交易、以权谋私的目的;有的则是源于思想认识不到位,片面地看问题。”
“孤立地看问题,只看到经济增长放缓与反腐败高压态势相伴随,却没有看到经济增长放缓是国家适应转型需要,主动转方式、调结构、挤泡沫的结果;静止地看问题,只看到一些地方因权钱交易,突破环保、产业、规划等政策规定形成的短期畸形繁荣,却没有看到这些行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造成的巨大危害。” 宋璇涛说。
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人大代表对记者分析认为,“习近平对于反腐并不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表态,表明中央打击腐败会一直持续下去。”
加大追责力度
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赵洪祝在参加福建团审议时就反腐谈了三点体会:力度前所未有,形势严峻复杂,任务艰巨繁重。
“从近年来查处的腐败案件看,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不仅有个人的腐败,还有区域性腐败、系统性腐败、家族式腐败和塌方式腐败。”赵洪祝说。他还表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突出问责,加大追责力度。对于不抓不管导致顶风违纪或者出现区域性、系统性腐败案件的地方、部门和单位,既要严肃查处腐败分子和腐败行为,又要追究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还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2014年中共中央的反腐工作不仅维持高压态势,在制度建设方面也有所建树,比如将原有的制度落实到位,细化了制度规定,完善了禁止领导干部及其配偶子女经商办企业、禁止公款吃喝等制度。
此外,中央纪委通过机构改革,将原外事局与预防腐败室合并成立国际合作局,其重要职能就是海外追赃;改善中央巡视组的巡视方式,从常规巡视发展到专项巡视等。
去年,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但反腐制度建设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其中,制度的“弹性”问题引起参会代表委员们的担忧。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部主任王长江看来,要从顶层设计上明确制度之间的关系,否则,如果遇到问题,制度的执行就会出现弹性大的缺点。
王长江分析认为,解决制度反腐的困境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顶层设计需要加强。“权力本身是有强大的腐蚀力的,只有加强顶层设计才能管住权力,否则就会按下葫芦起来瓢”;二是国家治理中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之处,“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只是使得制度运行不流畅,更重要的是还会使既得利益沉淀和固化,进而阻碍制度的执行”;三是约束的主体应该更加多元化,“不是光靠一个部门来约束。应该让社会更多参与进来。”
除反腐制度建设外,代表和委员还关注今后反腐败走势,“估计会重点查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的案件。”一位代表分析说。
呼吁反腐立法
3月8日下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表示,将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研究修订行政监察法。
此前,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从中央层面提出“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坚决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
不久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意见》提出,将积极推动反腐败国家立法,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同时,检察机关将围绕实现公民权利保障法治化,积极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提出完善立法的建议。
对于反腐败国家立法,在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委员周光权看来,“反腐败国家立法的天时、地利、人和都已具备。”
今年,周光权特意准备了一份“关于加快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的议案”,以四千多字的篇幅来进行详细的立法分析。
周光权向记者表示,他的这份议案不是针对某一部法律,而是针对反腐败的配套立法,也即制定一个法律群。“反腐败的国家立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有一整套的立法。比如说会涉及财产申报、领导干部重要事项报告,还涉及到处罚和教育挽救等等一系列的法律。”
在今年两会上,有不少像周光权这样的代表和委员,呼吁尽快进行反腐败国家立法。“法治反腐已成为社会共识,应以法治方式加强和推进反腐败各项工作。”周光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