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法治资讯
50余年户籍制变化回顾 户籍法迟迟未入立法规划
2014-08-14 查看次数:

50余年户籍制变化回顾 户籍法迟迟未入立法规划

来源: 新京报

    一张薄薄的纸片,承载着就业、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利益,把人们的身份区分开。

  有着50多年历史的户籍制度,从建立之初至今,经历着缓慢的调整与变革。城乡统一与迁徙自由,依然是人们所期待的改革目标。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布,户籍改革也随之加速。不过,社会期待的户籍法,10年前即开始调研起草,至今难产。

  1950年代,限制农民进城

  建国初期,我国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人们可以自由迁徙。

  当时,农民占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城市无法容纳过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1953年,为减少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国家开始制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从农村中盲目流入城市的人,被简称为“盲流”。

  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包括常住、暂住、迁出、迁入等7项人口登记,以法律形式严格限制农民进入城市,并限制城市间人口流动。

  从此,城市与农村间筑起了一道无形的“高墙”,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模式得以确立。

  户口不仅仅起到限制人口流动的作用,几乎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户籍捆绑。即使是城市居民也要凭户口册领取布票、粮票等票据,男女老少吃几斤粮、穿几尺布都要“有计划按比例”分配。

  此后陆续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规定,将户口与劳动用工、住房、教育、社会福利等公民的权益挂起钩。

  1980—1990年代,发“身份证”,施行“蓝印户口”

  198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人不分城乡均发身份证验证身份,方便人口流动自由择业。

  《中国社会科学报》曾刊文称,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改革,标示着身份管理的新方向是流动。

  随着市场经济逐渐形成,加工业的兴起,人口的流动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1994年以后,国家取消了户口按照商品粮为标准划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的“二元结构”,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农业和非农业人口,建立以常住户口、暂住户口、寄住户口三种 管理形式为基础的登记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逐步实现户籍的证件化管理。

  上海、深圳、广州等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施行“蓝印户口”政策。

  蓝印户口相当于国内的“投资移民”或者“技术移民”,投资购买当地政府规定的房产,或者满足投资金额、纳税额、解决就业等条件,可以给予蓝印户口。

  由于上海等大城市吸引力太强,不必靠蓝印户口刺激经济。从今年5月31日起,天津停止外省市户籍人员通过购商品住房、投资办企业和引进人才办理蓝印户口。至此,中国所有城市结束蓝印户口政策。

  新世纪以来,小城镇户口放开 大城市改革缓慢

  大范围的户籍改革,先是从小城镇开始的。

  1997年,公安部颁布《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农民可以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情况。

  进入新世纪,国务院颁布《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见》,各地的户籍改革陆续启动。

  2001年10月1日,中国以两万多个小城镇为重点,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

  经批准在小城镇落户的人员,在入学、参军、就业等方面与当地原有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江苏、浙江、上海、山东、河南、四川、重庆等地启动户籍改革。广东省更进一步,决定按照实际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实行城乡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

  “不同规模和等级的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各不相同。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最大,中小城市次之,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力度最小。”中国社科院人口所学者王美艳和蔡昉曾撰文得出上述结论。

  户籍改革的难度,与户口的“含金量”成正比。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2012年,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多部委参加的专题调研组在全国不同城市调研发现,“户改几乎遭遇所有市长的反对”,“原来城市户籍人口因担心福利被摊薄”。

  新华社曾指出,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面对大量涌入的外来人口,已经不堪重负,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教育医疗资源紧张等“病症”日益显现。严格控制这类城市落户条件,是无奈而现实的选择。

  目前,作为特大城市,上海、广州、深圳都已经采取了积分落户政策。北京的户籍改革则有待破冰。

  户籍法迟迟未入立法规划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应统筹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适时制定出台户籍法,统筹解决城市常住人口的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问题。

  早在2005年,时任公安部法制局副局长孙茂利透露,公安部目前正抓紧调研起草户籍法,但何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尚不确定。他说,起草户籍法的目的是,让新的户籍制度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下的人员流动,保障我国所有公民的平等自由权。

  2007年,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时任公安部发言人武和平说,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公安机关正在修改户籍改革文件,报国务院审批,并抓紧进行“户口法”的立法调研。

  2011年全国两会,秦希燕等31名全国人大代表联名提出议案称,现行户籍制度诸多弊端逐渐显露,城乡分割、人户分离现象严重,限制人口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乡人口之间自由流动,建议制定户籍法。

  对此,公安部提出,制定户籍法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户籍管理中许多根本性问题尚未解决,出台户籍法的时机暂时还不成熟。

  根据2008年公布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户籍法属于“由有关方面继续开展研究论证,视情况作出相应安排”的法律。不过5年之内,户籍法未提上立法日程。

  去年公布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则未出现户籍法的身影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 XSJDES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