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起典型案例,涉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撤销监护权、知识产权纠纷以及行政诉讼等方面,其中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两起案件属首次公布的欠薪入罪案例。
7月23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8起典型案例,涉及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撤销监护权、知识产权纠纷以及行政诉讼等方面,其中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的两起案件属首次公布的欠薪入罪案例。
公布的两起案例中,一起为浙江省云和县华夏工艺厂自2011年年初开始长期拖欠工人工资。同年9月初,共同经营人夏根发与妻子袁巧娥突然逃匿无法联系。其后,云和县人事劳动保障局发出指令书,令其于9月13日前支付拖欠的工人工资。云和县人民法院对华夏工艺厂的机器设备进行了财产保全。
直到9月21日,袁巧娥与夏根发也未能如期履行,云和县人民法院正式立案调查。10月8日,经法院判决和调解,华夏工艺厂拖欠工人工资共计人民币29万余元。但不久,袁巧娥再次逃匿,无法取得联系。2012年1月15日,案件被移送至云和县公安局刑事立案。4日后,袁巧娥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主要犯罪事实。浙江省云和县人民法院依法审理,认定被告人袁巧娥犯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
另一起为浙江省湖州市某服装厂经营不善,负责人付德红为逃避高利贷及支付工人工资(拒不支付工人工资共计11万余元),先后潜逃至安徽省合肥市、湖南省株洲市等地,后经湖州市吴兴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令支付后仍不履行支付义务。2012年7月27日,付德红在湖南省株洲市落网。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依法审理,最终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判处付德红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