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简明丰富,用数字说话,用事实说话,体现了新会风和务实精神。”3月10日上午,听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作的工作报告,全国政协委员、青海海博律师事务所主任马虎城步出人民大会堂,兴致勃勃地告诉记者。
“去年以来,法院系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惠及民生,惠及百姓,为保障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积极作为,功不可没。”马虎城热情评价。
上世纪80年代初就从事律师工作的马虎城,陪同共和国法官,一起走过和见证了法治建设30年的蓬勃发展历程。他感慨,“法官整体素质在不断提升,司法能力也在日益增强。”
他告诉记者,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剧,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频发, 许多法院和法官都承受着巨大的案件压力,各种纷繁复杂的纠纷,尤其是大量的新类型、疑难案件不断涌入法院,“给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法院充分发挥在大调解格局中的引导作用,积极搭建对接平台,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实现快速化解纠纷。”
“老百姓从中得到了实惠,法院的工作也赢得了全社会的信赖和尊重。”
马虎城欣喜地看到,近几年法院工作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涌现出宋鱼水、陈燕萍、詹红荔、翟树全等先进典型,树立了人民法官良好形象,“人民对司法的信心正与日俱增。”
法院工作报告指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出台“五个严禁”规定,建立廉政监察员、法官任职回避、防止内部人员干扰办案、防止利益冲突等制度,不断强化对司法权运行的内部监督。人民群众对法院干警违纪违法行为的举报投诉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此,马虎城深有感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成效是显著的。”
作为一名长期与法院打交道的律师,马虎城坦言,现在法院队伍的廉洁度在不断提升,法官审案把关极其严格,“想私下见法官一面,很难。”
细心的马虎城发现,长期的工作重压,使一些法官的身心健康状况堪忧,由此难免影响到个案执法效果,但“不能单方面责怪法官。”
“希望全社会对法官多些精神关爱。”这也是马虎城自六年前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以来坚持呼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