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工网
本报北京3月4日电(记者康劲)“作为代表,既不能无语无为,更不能违纪违法。”今天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会发言人傅莹在首轮回答记者提问时,不回避敏感话题,开门见山谈反腐,使反腐话题在今年两会期间再度升温。
110分钟的新闻发布会上,傅莹两度谈到反腐话题。有记者提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将近3000名代表,两年来已有39名代表因违纪或违法被终止代表资格,数字超过了上一届五年的总和。对此,傅莹表示:“一方面反映了当前我们大力反腐,另一方面也是我们加强了对代表监督的效果。”
针对有记者提出,打“老虎”和“苍蝇”只是中国反腐工作的治标,傅莹回答:“治标有效才能治本有道。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角度,主要就是从治本的角度加强反腐败的制度建设,要构筑一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愿腐的法治环境。”
此前,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发言人吕新华也表示:“在反腐斗争中,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绝不封顶设限,没有不受查处的‘铁帽子王’。”
去年以来,除党政系统外,打“虎”拍“蝇”的反腐风暴还深入到了国企、军队、高校等领域……
上不封顶、不设禁区的反腐败,力度空前,成绩巨大。反腐如何提速?反腐立法能否迎来突破……这些都引起代表委员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全国人大代表、秦希燕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秦希燕说:“没有不被查处的‘铁帽子王’彻底破除了一些人对反腐的观望心态。”“‘苍蝇老虎一起打’是对的,但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政协副主席边发吉表示。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两会上,加强法治建设,构筑反腐长效机制的议案提案预计将相对集中。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杨伟程带着10余件议案和建议参会,他最关心的是推进反腐败国家立法:“法律法规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更能起到‘治本’的作用。”
也许正是回应各界对反腐的关切,傅莹也在发布会上从人大立法和监督的角度介绍了有关治本之策:目前,在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中也加大了对贪污、贿赂的处罚力度,比如把向国家工作人员近亲属行贿也纳入犯罪。
同时,在对外合作当中,中国正努力构筑一个国际反腐败的合作网络。中国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去年倡导了在APEC、G20等框架内推进反腐败国际合作,还在考虑制定国际刑事司法协助法。傅莹说,要充分利用国际法律和国际机制,使这些腐败分子即使逃到天涯海角也要面对法律的惩治。
转载:
网易:http://news.163.com/15/0305/05/AJU0EM1K00014AE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