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转型时期中国法学的提问(节选)——评朱苏力教授新作
该书的主体内容被作者分割成三个相对独立的板块:第一编包括一到四章,以“法学研究”命名,概括了中国法学的发展和现状,包括法学知识类型的转变、地域分布和学科现状、学术产出、学术翻译以及法学主流意识形态的变化。第二编包括了五、六、七三章,命名为“学术环境”,作者在这一板块主要探讨了中国法学身后的总体性社会科学学术研究环境问题,并将这种总体性问题肢解为三个相对具体的问题,其写作意图是想要探寻被“嵌”入整个学术制度背景中的法学学科的弱点和欠缺。而第八章则孤零零地被作者以附录的方式单列为一编,包含了作者对法学研究方法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是企图从符号学的意义上找到一种迥然不同的对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新分析工具的求索。我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求索实际上被作者强调成了全书的大前提。关于这一点,我们不妨用作者本人的文字为证:“(请读者)把这一附录视做导论,而其余各编则是对你的方法的展开和实践。”作者的这种学术语言表明了他的某种潜意识:法律和法律现象都是细菌,法学是被涂上了细菌的玻片,而语境才是“那一架”显微镜。另外引起我注意的是,这篇被作者视为导论的文字很奇怪地没有被放置于书籍的篇首反倒是放到了篇尾,好象是本末倒置了。但是,我把它理解为作者的一种飞去来器一般的思维归拢——无论是法律还是法学,其起点和终点也许从来就是一个点:既始于方法也终于方法。
从目录的编排到板块的分割,读者可以大体上了解作者的写作构思和研究成果,正如作者本人所说的:本书关心的是法学研究制度的观察和检验。作者用实验师和工厂质量检验员一般的眼光打量了25年来中国法学的发展,并对装配中国法学的基本组件:三大法学派、论文、专著、翻译作品、知识储备、知识定位、知识产出制度等逐章逐节地进行了菥薪辨理式的分析和验证,这一视角不仅仅是新颖的,而且是面面俱到的,基本上覆盖了中国法学理论研究的各个方面。并将现在和将来的中国法学,作为当代中国的法治实践和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放置在中国转型社会的舞台背景下进行思考,体现了作者作为法律学术人对法学自身的一个反思和自我批评,拓展了法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填补了中国法学界对法学研究产品缺乏检验和评价机制的一项空白。
本书在章节编排和内容填充上显示出某种逻辑安排上的精致:A、以作品被引证的数据和统计表格为证据,分析校验中国法学产品产出的微观现实;B、以法学“三大学派”的描述和“法理的知识谱系及其缺陷”为思辨,概括中国法学的中观问题,关心的是法学发展、变迁的总体格局和基本走势;C、以支撑法学研究格局的整个社会科学学术制度和社会背景为舞台场景,回答中国法学“戏剧性”演出的宏观现状;D、最后以“语境问题”提出了作者对于中国法学研究将来道路的设想和建议,关心的是整体中国法学研究的制度建设和发展趋势。无论该书中的内容与结论是否科学和正确,也无论其中对于某些问题和例证的观点甚至可能引起法学界大部分人士的反感(例如作者对于“黄碟案”的某些观点),本书在框架上仍然体现了作者把握中国法学研究整体状况的全面性、思维的逻辑性、提出问题的尖锐性以及实证分析上的说服力。总之,这是一部值得中国法学界阅读并思考的理论专著。(作者:梁剑兵)